
注冊商標為企業打上品牌屬性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05-27 02:10:00 瀏覽:1879
制造的眼鏡,出口時3美元,貼上國外品牌就變成300美元。莆田的制鞋能力很有名,卻沒有自主的品牌,其仿冒別人品牌的做法,成為網絡打假的重災區。當前真正的難點,在于要改變整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假貨泛濫的國際形象,打造“智造”的真正品牌。(5月15日《華商報》)
3美元的眼鏡,貼上國外的品牌就變成了300美元,其間的價格差距達百倍,由此也不難看出品牌的價值。低端者生產產品,高端者生產品牌。由于缺乏品牌作為后盾,國內一些企業始終處于生產鏈條的末端,只能靠替人加工來獲得微薄的利潤。
“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做產品”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也戳中了我國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軟肋。經過一二十年的發展,國內在諸多領域的技術發展都已取得卓越的成就。但若不能在品牌上有所突破,真正打造一批屬于自己的國際知名品牌,那么由“制造”升級到“智造”就仍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在國內,很多貼牌生產的企業沒有自主的品牌,雖然其產品的質量并不比國外的差,卻很難有銷售市場,更形不成相應的利潤空間。市場趨利,其就只能采取仿冒的辦法來獲得空間,由此帶來了產權紛爭損害整個“制造”的形象。如今,莆田的制鞋成為網絡打假的重災區就是一個典型。
依靠仿冒大牌來獲取市場自然有其難以抗拒的誘惑,但摒棄短期獲利的做法,轉而進行品牌經營也并必就是死路一條。長遠來看,這或是貼牌生產企業獨立發展的唯一出路。在互聯網經濟的背景下,類似天貓、京東這類的網上商城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然而,慣性做法無法及時剎車,網上商城只能加強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提高企業入駐門檻來倒逼參與主體重視商標品牌建設。
其實,每一個知名企業的產品并非在最初就帶有品牌屬性。它們如今的每一寸輝煌都受惠于到悠久的歷史,獨到的品質,卓越的理念乃至濃厚的文化。同時,這些企業對商標品牌權益的關注與維護也一樣值得我國企業的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政府、企業和其他市場主體,比如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企業,像尚標集團,共同幫助我國企業打造屬于自身的商標品牌。
尚標知識產權集團14年從事于為成長型企業提供商標注冊、商標轉讓、商標設計、商標案件、品牌顧問等咨詢以及代理服務,致力于成為一流商標品牌大力與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品牌,是成長型企業品牌戰略伙伴。目前,尚標集團在全國有6家直營分公司,200余家戰略合作機構,可以為全國各地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專業負責的商標品牌代理服務。
尚標知識產權集團秉承“幫助企業商標品牌成長,富強我的祖國,為企業屹立世界而奮斗”的企業使命,愿與有志于成就民族品牌的創業者共同攜手,將一枚枚小商標經營成為一個個閃耀世界大品牌,創造民族企業的輝煌。
文章標簽: 商標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