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評審委員會主任談體會:商標是品牌的一面保護盾牌
來源:人民論壇網 發布時間:2016-09-22 01:32:00 瀏覽:2129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主任趙剛發表主題演講
尊敬的羅副主席,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這次論壇,應主辦方的邀請,我就產品、商標、品牌做個發言,談一下個人的意見,不代表總局,也不代表商標評審委。
這次論壇是品牌論壇,大家都知道品牌是一個好東西,但是談到什么是品牌的時候,可能并沒有肯定的東西。如果說對著產品可能想到吃的、穿的雅戈爾的服裝或者用的等,也就是說我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而產品或者服務并不一定就是品牌,現在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用什么來滿足這些需求呢?就是用他們需要的產品,但是產品是分層次的,它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或者是低層次的需要,或者是高層次的需要,這就是產品和品牌的區別。
在改革開放之前,處于計劃經濟條件下,吃的要使用糧票購買糧食,用的東西,布要發布票,那個時候一年一個人是18尺布票,就連肥皂也要憑票供應。可以說,那個時候我們面對高質量產品,沒有選擇的余地。
當我們的產品多了以后,我們的消費者有了選擇余地,會憑口碑去選擇大家認可的產品,那個產品就有了品牌效應。大家都想選這個產品,而這個產品產量又只有這么多的情況下,它的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也就是說它可以獲得比其他同類產品高一些的利潤。在老百姓心目中具有正面的體驗,這個時候品牌才產生了。計劃經濟時代很多的產品現在見不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認為很多高大上的東西我們也見不到了,為什么見不到了呢?就是因為在目前我們面臨國內產品極大豐富的情況下,面臨著國內外產品同臺競爭的情況下,原來所謂的高大上實在是不值一提了,所以沒有形成新的優勢,所以原來的光環也沒有了,這就是產品和品牌。
談到產品和品牌,我們就回避不了商標,我問你,你喜歡什么品牌的洗衣機?你肯定會說喜歡海爾或者西門子,你向別人推薦這個洗衣機用的是產品私有的名字,海爾或者是西門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商標。如果沒有這個商標的話,品牌是很難走遠的。
我們都知道同仁堂是一個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但是它是在小農經濟時代形成的,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現代社會的商品。解放以后它也有發展,但是計劃經濟時代是沒有商標的。改革開放以后80年我們恢復商標注冊,這個時候我們的改革也已經開始了,大家對商標的作用更加重視了。商標局收到了一份商標注冊申請,申請將同仁堂作為藥品商標注冊,但是很可惜申請人不是北京同仁堂,好在當時商標局的審查員大部分都是北京原住民,所以對同仁堂是非常的熟悉。這種情況下聯系到北京同仁堂的工廠,當時是在西直門,后來通過一系列方式把問題解決了,也就是說同仁堂把商標順利注冊下來了。所以現在同仁堂的發展雖然受到一些干擾,但是在商標方面干擾是不太大的。
另外一個例子,北京的一家著名的糕點,當時也是國有企業,它是老字號但是沒有及時把商標注冊,河北一家企業把商標拿來注冊了,它知道以后雙方也經過了協商,當時的價格是幾萬塊錢,結果北京這家認為我花這個錢有些冤枉所以沒花,到現在還是陷入無窮的煩惱中,所以商標是在產品和品牌中間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或者說是重要的保護,是品牌的一面盾牌。
作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它是商標的主管部門,主要是為品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方面為企業注冊商標提供快捷便利的通道,為企業穿上防護衣;另一方面,當有人仿冒企業商標時,侵犯企業商標權利時,各級工商管理機關可以進行查處,企業也可以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這兩個方面我們近年來做了很多工作,今年工商總局又推出一些新措施,比如目前已經在臺州和四川雅安設置了商標受理處,下一步將在更多的地方受理商標授權,也就是說企業申請商標注冊時可以直接到就近受理處提交申請。
下一步還要繼續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為企業品牌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在此我也希望企業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的要求,增品質、創品牌,打造中國的金字品牌,努力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走向世界。
謝謝大家!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