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家馳名商標企業 產值超2000億元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3-05-06 00:51:00 瀏覽:3908
馳名商標是指經過長期使用,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并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標。馳名商標意味著優良的品質、較高的信譽、更廣泛的市場和更高的利益,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法律對其提供了較之普通商標更高標準的保護。中國馳名商標是國內眾多知名大型企業競相爭創的國家級品牌。一個馳名商標往往能帶動一個企業產銷量的高速增長,甚至能夠振興一個地方的特色產業。4月23日,成都市首次發布了《成都市馳名商標發展報告》:從1999年成都市第一件馳名商標誕生,到2012年底,全市有中國馳名商標66件,涉及企業60家。
中國馳名商標總量達66件,占全省的55%,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四位、中西部省會城市第二位、西部省會城市首位。
成都市馳名商標
歷程
起步發展階段 共計爭創21件 (1999年-2008年)
從1999年至2012年,成都市馳名商標發展歷程以市政府全面推動實施品牌戰略為分水嶺,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99年至2008年實施品牌戰略前,為起步發展階段;第二階段從2009年全面實施品牌戰略至2012年,為快速發展階段。
起步發展階段(1999年-2008年),成都市共有21件知名品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該報告主要起草人之一西華大學品牌與符號研究所所長劉曉彬對這一階段的情況進行了分析:“1999年至2008年成都市馳名商標發展還處于一種自然發展的初步階段,品牌戰略還沒有在全市全面實施,這十年平均每年新增中國馳名商標2件,馳名商標發展速度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業品牌意識不強。全社會對商標的價值和作用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二是企業品牌價值不高。品牌輻射能力較弱,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三是商標運用管理水平較低。企業商標運用和管理能力較差,難以對商標進行有效管理,品牌效應尚未形成。四是政府扶持引導不夠充分。政府在推進品牌建設方面的導向作用不明顯,激勵機制和配套政策不夠完善,未能系統地形成打造優勢品牌的培育機制。這十年盡管馳名商標數量有所增加,但是馳名商標在促進企業發展和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顯現,成都市馳名商標發展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
快速發展階段 四年新增45件 (2009年-2012年)
快速發展階段(2009年—2012年)。2009年至2012年,成都市新增中國馳名商標45件,累計66件,位居西部省會城市第一位,中西部省會城市第二位,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四位。
劉曉彬詳細分析了這一發展階段的主要特點:“2009年至2012年的短短四年,成都市馳名商標發展突飛猛進,平均每年新增11件,這一階段馳名商標增長速度是第一階段的5倍多。馳名商標不僅數量猛增,而且質量有了較大提升。馳名商標企業在品牌創建過程中做精了產品,做強了企業,成為行業的領跑者,馳名商標在促進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帶動效應和集聚效應。”
劉曉彬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成都市大力實施品牌戰略,較早建立了品牌戰略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并把馳名商標發展作為實施品牌戰略的工作重點,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職能,按照“政府推動、企業自主、行業促進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抓好馳名商標的“培育、申報、拓展、保護”四個關鍵環節。特別是品牌戰略聯席會議機制的五大優勢在推動馳名商標培育、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通過積極的政策引導、扶持,企業爭創高端品牌的主動性不斷增強;二是馳名商標培育同產業發展緊密融合性、相互促進,品牌經濟貢獻率顯著提升;三是馳名商標培育工作載體更具系統性,管理決策更具科學性,為馳名商標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成都市馳名商標
輝煌
“成都創造”馳名商標品牌效益凸顯
自2009年以來,成都從戰略的高度統籌推進品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馳名商標總量達66件,占全省的55%,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四位、中西部省會城市第二位、西部省會城市首位。2012年度全市60家馳名商標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093.97億元,納稅169.71億元。
實踐證明,實施品牌戰略,以馳名商標為核心打造高端產業品牌,在提升區域經濟綜合實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特別是服務“產業倍增戰略”中收到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培育爭創馳名商標,促進了產業優化升級和資源優化配置,提升了高附加值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占有率,一批馳名商標企業成為搶占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的生力軍和引領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經濟貢獻率顯著提升——60家馳名商標企業2012年累計資產總額1644.87億元,凈資產額544.25億元,營業收入2093.97億元,凈利潤105.86億元,納稅169.71億元。與2011年同期相比,除5家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出現負增長外,其余企業上述5項經濟指標平均增幅都超過了10%。企業獲得馳名商標認定后實現了效益的增長與規模的擴大,并且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馳名商標企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高位運行。
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創建高端品牌的同時,企業更加重視自主創新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馳名商標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23家,占38.3%,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家,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機械制造等領域;共有33家企業(占55%)獲得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有22家企業(占37%)主持或參與了136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訂(修訂)。擁有發明專利授權796件,平均每戶馳標企業擁有發明專利12.3件,其中,東方電氣、新希望、邁普科技擁有發明專利都在100件以上,居于領先地位。此外,6家企業共獲得涉外專利53件,涉及15個國家和地區。
國際市場影響力逐步擴大——馳名商標企業中,產品出口的有32家,占總數的53.3%。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出口額累計近10億美元,約占全市出口總額(303.6億美元)的3%。出口商品主要包括電子信息、光學材料、機械等高新技術產品,以及食品、家具、醫藥等特色產品。出口市場除亞洲、歐洲、北美外,還有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光學玻璃出口14個國家和地區,占全球光學玻璃銷量的30%。地奧制藥集團“地奧心血康膠囊”成功獲準歐盟注冊上市,標志著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治療性藥品進入發達國家主流市場實現了零的突破。
“成都創造”中國馳名商標
企業展示
成都地奧——成都市第一家馳名商標企業
成都地奧集團是集天然藥物、合成藥物、基因工程藥物、微生物藥物、藥物制劑研制為一體的大型骨干制藥企業。1999年,“地奧”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成都彩虹——成都市首家雙馳名商標企業
30年來,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成為全國輕工業家用電熱器具和家庭驅蚊滅蚊行業龍頭企業、省、市、區重點企業。2002年,“彩虹”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主導產品“彩虹”系列電熱毯和滅蚊藥片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東方電氣——成都市擁有馳名商標最多的企業
東方電氣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制造基地,從1994年起連年入選全球225家最大工程承包商之列,2011年排名第80位。2009年、2011年東方電氣集團共計4件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郫縣豆瓣——四川首家獲馳名商標認定的地理標志
郫縣豆瓣始創于1688年,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郫縣政府于2000年4月21日正式獲準注冊“郫縣豆瓣”證明商標,是四川省第一件證明商標。2009年4月,“郫縣豆瓣”證明商標以證明商標形式獲國家工商總局馳名商標認定。
紅旗連鎖——全省首家獲得馳名商標的連鎖超市企業
紅旗連鎖創建于2000年,“紅旗”商標先后被認定為成都市著名商標、四川省著名商標和四川服務名牌,并于2011年被成功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川首家獲此殊榮的連鎖超市企業。
成都硅寶——中國新材料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
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從事有機硅室溫膠、硅烷及專用設備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硅寶科技于2009年10月在首批中國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新材料行業第一家、四川省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硅寶”商標于2012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黃浩 陳紅 天府早報記者趙準
文章標簽: 馳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