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品牌名稱 網上難共享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08 11:24:00 瀏覽:3481

日前,記者從一些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了解到,目前企業在對其網絡上的中文品牌通用網址、無線網址進行保護的時候,“品牌重復”現象造成了多家企業同時搶注一個關鍵詞的情況,我國多家企業同將一個關鍵詞作為企業的品牌核心關鍵詞的現象嚴重,品牌克隆、品牌山寨化大行其道,這對企業如何保護自己在網絡上的中文品牌提出了新的挑戰。
知名品牌網上遭遇“單行道” 業內人士指出,在網絡上,品牌重復的現象導致企業的品牌價值被分流的風險加劇,越是著名的企業,分流的風險就越大。比如“大眾”這個詞的無線網址并不是被大眾汽車注冊的,那么當網民通過“大眾”這個詞上網的時候,到的并不是大眾汽車的網站,而是注冊了“大眾”這個無線網址的公司的網站,這樣大眾汽車的品牌價值就被分流了,別人享受到了大眾汽車多年品牌塑造的成果。“這種品牌重復現象在傳統品牌發展中可以各行其道,相互影響并不明顯,甚至會相互促進品牌影響力,但是到互聯網上就不行了,因為互聯網是平的,沒有地域、時間的限制,互聯網又是一個眼球經濟的集合體,在域名網址世界里面,用的詞越短越好,越響亮越好。但是‘大眾’、‘新華’無線網址就一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網上爭議解決中心焦亞尼秘書長指出,對于這種多家企業使用同一商號的情況,在互聯網上遵循先注先得的原則,誰先注冊,誰就擁有其在互聯網的使用權,在這種情況下商標權不能對抗網絡標識使用權。
共同的奶酪,先下手為強《品牌重復率報告》數據顯示,在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前50強企業中,品牌重復率達到50%。更嚴重的是,入選胡潤中國民營品牌50強的企業中,其品牌重復率達到90%。也就是說,這50強企業中有45家企業的品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復現象,平均每個商標就有將近30個“兄弟姐妹”。正因如此,不少精明的“克隆商標”企業意識到只要趕早注冊,就能“鳩占鵲巢”,成為商標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上的合法使用者,這種情況不勝枚舉。“防御性品牌保護策略就像是為企業品牌資產撐起一把保護傘。產品未上市品牌已注冊,產品未知名保護已全面,是策略的核心。”主持《品牌重復率報告》調查工作的張楚教授介紹,防御性品牌保護策略最早是由國外企業提出,應用于商標保護注冊領域,是企業普遍施行的品牌保護規劃和制度。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