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起創“品牌”大旗 向品牌要“效益”
來源:www.6zhiboba.com 發布時間:2014-04-01 01:59:00 瀏覽:2665

看趨勢培養農產品“吸引力”
“以前,是好東西也賣不出去,或者為盡快出貨賣不上好價錢,非常可惜。”石家莊辰雨基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文魁說。談及多年搞農業的感受,他直言,從競爭激烈、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羊肉片市場突圍,不是靠價格戰取勝,而是依賴品牌策略。
記者在走訪省會各大超市、菜市場時發現,羊肉片的價格高低不一,商標、品牌、包裝差異明顯,讓人選擇起來非常“難辦”。
“好東西,要懂得怎么賣。”王文魁表示,經過專業品牌設計和推廣,此前表現不溫不火的辰雨原生態羔羊肉單品異軍突起,從去年12月20日上市,到今年1月20日這段時間里,在石家莊北國超市系統內銷售額一直名列前茅,光在保定市場就拿到80萬元的銷售業績。
在致富路上摸索的贊皇農民意識到,“好酒也怕巷子深”。贊皇縣蕊源蜂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英對記者表示,養蜂業光靠生產蜂蜜“走不遠”,應該把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地,創建農產品獨有的吸引力。
如今,我市的“蕊源”蜂蜜、“嶺底紅”蘋果、“小山莊”雜糧等大批農產品,靠著自身產品響當當的名氣,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趟出一條致富之路;更有“平山綿核桃”、“行唐大棗”、“晉州鴨梨”等地理標志農產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找瓶頸 真假品牌“難辨別”
不過,農產品在品牌化的過程中,依然會遇到種種難題。“超市里這些蔬菜,有的打上商標,有的印著‘綠色’、‘有機’等標簽,有的用保鮮膜、保鮮盒包裝一下,價格就貴了很多。不過,和平價蔬菜比較,我也看不出來到底有什么差別呢?”在北國先天下超市,一位正在選購蔬菜的市民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一位從事農副產品流通的銷售經理表示,“農產品銷售中也出現過假品牌、假無公害蔬菜的情況,蔬菜價格和質量并不匹配,老百姓多花了冤枉錢,卻沒有買到真正的無公害產品”。
為何創建品牌難度大?石家莊端正品牌顧問機構總經理趙振宙說,農業生產有一部分相對可控,如種養技術,病蟲害、傳染病防治等,可以通過學習相應技能來控制生產水平;另外不易控的部分,則聚焦在農產品的營銷環節。“當農產品開始銷售,便處在一個復雜的生態環境里,競爭對手數量眾多,而且農產品銷售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消費者心理、短期內的供需變化等。”
謀出路嚴控質量“生命線”
如何幫助農產品實現科學的品牌化?專家表示,要區別鼓勵和扶持農業經營主體搞品牌化發展,還要格外注意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對于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來說,一定要整合資源搞聯合,首先要在規模上強大起來,這樣才能有形成品牌的市場基礎。”而對于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趙振宙表示,要重點關注品牌建設和產地環境治理。“一方面,可以扶持地方農戶、合作社和企業來創立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我們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參與農業品牌的創建。”
質量是農產品的生命線。在贊皇縣匯川優質核桃專業合作社的加工生產線上,核桃被放到分級機內,根據大小篩選出六個等級,然后人工分揀檢查有無破口、變色,保證核桃不出現空仁,并對核桃逐個稱重,確保從車間出去的每盒核桃都物有所值,就連包裝用的塑料盒都是食品級的。“我們不會讓別人質疑(匯川)核桃質量低。”該合作社理事長李緒珍告訴記者。
“如果農產品質量上不去,品牌就打不出去,創立出來的品牌就空有一個名稱。”李緒珍認為,只有講誠信,保證產品的質量,才能讓農業品牌持久發展。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