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吉商標戰是誰的商業陰謀?加多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16 10:06:00 瀏覽:3918
2011年12月29日,在年末的最后三天,對于加多寶集團副總裁陽愛星而言,不僅僅是一次申訴的庭審日,也將這場持續了一年多的商標紛爭畫上一個句號的一天。
這天,中國商標第一案“王老吉”商標案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開庭,一個是王老吉商標的擁有者,一個是十年時間將王老吉做到家喻戶曉的租賃者,圍繞著1080億元的商標權,加多寶與廣藥集團展開了近5個小時的論戰。據悉,其仲裁結果,最快2個月,最長半年后才能予以公布。
當外界都在揣測此案最終的結果時,有資深的業內專家表示,廣藥集團苦苦相逼加多寶的意圖已經呼之欲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被譽為民族飲料第一罐的“王老吉”倒下之后,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將壟斷中國飲料市場,故建議雙方和解,共同將王老吉品牌推向國際化才是最好的結果。
加多寶新證據給力反駁“受賄說”
曠日持久的王老吉“紅綠之爭”正式開庭后,爭論焦點便是王老吉商標合同究竟是2010年到期還是2020年到期。
而談起紅綠王老吉之爭,李益民是繞不過的彎子。此前,廣藥集團一直認為香港鴻道集團是通過行賄時任廣藥集團總經理的李益民,才能獲得了王老吉商標后10年的續約權。
出人意料的是,開庭當日最新證據表明,加多寶出示了當時與加多寶簽約王老吉商標出售協議,其中簽約者并非廣藥前高管李益民,而是時任廣藥集團董事長的蔡志祥。這意味著廣藥集團之前一直指責加多寶通過行賄前總經理李益民而得到的商標授權變得毫無意義。
除此之外,加多寶方面還給法庭提交了一些關于加多寶如何打造和維護王老吉品牌相關證據,反觀廣藥集團,除了對外界展示了有關合同上的漏洞證據和不斷強調加多寶擁有王老吉商標的時間已在2010年5月已經截止之外,廣藥也尚未帶給公眾一個明確的結論。
廣藥集團苦苦相逼意圖為何
一直以來,作為商標授權方,廣藥與加多寶相安無事,直到加多寶讓這個將默默無聞的廣東老字號品牌紅遍全國后,近幾年雙方的交鋒不斷,廣藥集團一邊享受著加多寶對“王老吉”品牌經營的成果,一邊將加多寶推向了法庭對簿公堂,也讓王老吉成為本年度最受關注的快消品牌。
同時,廣藥業內部人士表示,除了對外品牌授權外,廣藥還將擴容王老吉品牌的自主經營,據他透露,“現在公司的大健康產業戰略主要圍繞王老吉品牌展開,而王老吉藥業被集團定位為實施"食品+藥品"的健康產業戰略布局,因此未來這一平臺上將推出更多王老吉品牌的自主經營產品。”
面對廣藥集團的步步緊逼,加多寶集團副總裁陽愛星多次對媒體表示,廣藥集團借助王老吉商標,跨越飲料行業,甚至是跨越食品行業進行盲目的多元化發展,不符合百年沉淀的王老吉專注涼茶生產的品牌內涵。
“雙方最后走向和解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仲裁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雙方是不可能和談的”。廣藥集團負責該案的一位高管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表示。
王老吉倒下得益的是誰
“近年來涼茶飲料成為快消行業增長最為迅猛的品類之一,目前王老吉以150多億元的年銷售額,已牢牢占據著中國涼茶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與可樂相抗衡的民族品牌,廣藥集團如此苦苦相逼可能另有隱情,反倒會讓一個百年品牌就此倒下,讓可樂壟斷中國飲料市場。”著名評論員愚巷擔憂表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近期,在百度發起的一個“你心中最悲情的中國飲料”的調查中,王老吉以超過半數的高票當選最悲情的中國飲料。調查中,有網友如是評論道:“中國難道就走不出一個世界品牌?在快跨出國門時先被自己的手足給傷害,這讓我們情何以堪?”,得到眾多網友的鼎力跟帖。
環球網、搜狐網特約評論員樂云認為,“這就是一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商業游戲,因為爭奪戰無疑會傷害到王老吉品牌,自然中了潛伏其后的最大競爭對手的離間之計!”
顯然,加多寶公司與廣藥集團對王老吉商標的爭奪讓紅罐王老吉未來取向成迷,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明眼人都能看到,傷害的是中國人自己的民族飲料品牌。
“考慮到王老吉品牌國內國外分屬不同持有人,不論是加多寶進入內地還是廣藥集團走出國門,在民族品牌王老吉的全球經營利益問題上,雙方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在雙方的品牌糾紛上,北京邦道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律師段君峰指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文章標簽: 王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