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南京市專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21 11:36:00 瀏覽:3368
發文單位: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文號:寧政辦發[2001]152號
發布日期:2001-12-11
執行日期:2001-12-11
生效日期:1900-1-1
各郊縣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京市專利試點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南京市專利試點工作方案
為充分發揮專利制度激勵和保護科技創新的作用,落實“科教興市”戰略和全國城市專利試點工作要求,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促進技術創新城市專利工作導則》的精神,結合我市的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在實施“科教興市”發展戰略和加入WTO的新形勢下,將專利工作納入技術創新的全過程,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強化專利管理體系建設為基礎,以鼓勵專利申請、專利技術實施和產業化為重點,推進專利管理體制、機制和環境建設,加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全市的科技進步及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
(二)主要目標
1、專利申請量明顯增長。至2003年全市專利申請量年遞增15%以上,平均每10萬人年專利申請量達到50件以上;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申請總量的30%.
2、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明顯增加。通過試點,全市各類工程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都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擁有專利的企業總數達到在區企業數的50%以上;每年重點支持20項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扶持培育3-5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依靠專利技術實現產品產值上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
3、專利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日臻完善。完成《南京市專利管理條例》的起草和立法工作。加強知識產權相關政策研究,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專利技術參與分配。
4、專利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開展專利行政執法,提高執法成效,依法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制裁侵害專利權的違法行為,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環境。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健全專利工作的宏觀管理體系
健全和加強市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統籌和協調全市知識產權工作;設立市知識產權局,負責全市的專利工作和涉外知識產權協調工作;各區縣和開發區也要明確專人從事知識產權工作,建立有關管理規章和制度。加快地方專利立法和法規建設,加強知識產權相關的政策研究,突出專利的資產屬性,建立專利等知識產權參與分配的激勵機制。將專利作為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突出科技管理工作中的知識產權內涵。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對專利工作的宏觀管理和指導。
(二)圍繞富民強市推進專利試點
以市黨代會提出的富民強市各項任務為重點,圍繞“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車輛制造”三大基地和“科技研發、商貿流通、現代服務”三大中心建設,開展多層面、多領域的知識產權和專利發展戰略研究,為經濟發展和創新提供依據。企業專利試點工作,要結合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產品升級,建立專利管理制度,實現從產品開發、技術創新、專利申請、保護、信息利用、產權評估、實施與許可、訴訟等行為的規范化管理。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利試點,要在加強專利管理的同時,重點加大專利實施和專利技術產業化程度,加速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專利社會化服務機構,要進一步加大自身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專利無形資產評估等專利業務中介,為專利實施和作價入股提供服務。要大力引入風險投資機制,支持專利技術實施,加速專利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化。
(三)營造有利于專利管理和保護的環境
要以我國加入WTO為契機,按照市黨代會提出的“投資環境顯著改善,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的要求,以WTO通行的知識產權國際慣例為標準,著力營造我市良好創新、創業、投資和發展環境。要加強宣傳培訓工作,營造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輿論環境;加快專利網站建設,營造服務于專利事業和科技創新、創業的信息環境;加快完善激勵機制,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聚集和發揮才干的社會環境;加快完善相關法規政策,營造有利于專利技術轉化和產業化的政策環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專利法》和專利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普及《專利法》和專利知識列入普法計劃,將專利知識和相關法律作為科技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和干部培訓的課程,納入各級各類培訓計劃。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要廣泛深入開展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的專利意識和法制觀念,形成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風尚。建立南京知識產權信息網站,通過現代網絡技術,宣傳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溝通專利持有者與需求者之間的聯系,促進專利管理、保護和服務工作的開展。定期舉辦專利技術交流和成果展示交易活動,組織開展優秀專利評選活動,對優秀專利給予適當獎勵。
(二)增加對專利工作的投入
市級專利專項資金由市財政預算安排,主要用于扶持全市技術含量高、有市場前景并在本行業中具有先進性的專利申請、保護和推廣。各區縣、開發區財政也要安排專項經費,用于本地區、本單位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工作。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都應安排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用于本單位專利申請、維持和實施。積極引導風險投資、銀行資金對專利技術產業化的投入;支持單位與個人將所有或持有的專利權作價入股,探索各種推進專利技術產業化的有效方式。
(三)嚴格專利執法工作
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執法體系,加大專利保護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和打擊各種假冒專利行為,及時有效地處理專利侵權案件。繼續實行人民法院與專利管理機關協調運作的專利保護機制,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有效保護專利權利人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強進出口貿易中的專利保護工作,有關部門要加強與海關的聯系和配合,依法嚴格實施知識產權的邊境保護措施,制止侵權產品的進出口。
(四)加強專利中介服務體系建設
社會化的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是專利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社會各界和個人,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和發展專利代理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加快對原有專利中介服務組織的股份制、合伙制等多種所有制形式改造。大力支持中介機構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校、科研單位及廣大科技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代理、評估、咨詢、許可和轉讓等中介服務,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和作用,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形成我市社會化的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
(五)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
及時跟蹤研究國內外知識產權發展動向,引導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運用專利武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公平合理地處理涉外知識產權糾紛,對國外投資者、合作者的專利權提供有效保護。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對外合作研究開發、合辦研發機構、進行國際間人才與信息交流、科技考察、學術會議、科技展覽、技術貿易等活動中要增強專利意識,自覺維護我國的知識產權權益。
(六)加強專利工作隊伍建設
加強專利工作隊伍的培養和建設。在加強專利管理人員培訓的同時,與在寧高校合作開設專業課程,重點培訓一批有律師資格的專利代理人;加快培養專利執法、評估和許可貿易方面的專門人才,造就一支高層次的專利工作者隊伍。各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也要進一步強化職能,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辦事程序,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提高工作效率。
四、組織領導
1、成立市專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對試點工作進行規劃、組織、協調和管理。建立專利工作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實行目標管理。
2、各區縣、開發區和重點企事業單位要明確責任,制定方案,抓好落實,確保試點工作任務的完成。選擇一批不同類型的區縣、開發區、創業中心、高校、科研單位和高新技術企業,重點進行專利管理和保護工作試點。
3、加強對專利和知識產權有關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有關部門,對《專利法》和《實施細則》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切實保障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
文章標簽: 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