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師傅“背后的故事”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5-12-17 06:56:00 瀏覽:4189
okok 康師傅方便面“背后的故事”在中國普通老百姓眼里,康師傅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電視上有很多關于康師傅方便面的廣告,但提到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應州,卻沒幾個人能立刻把他與康師傅聯系起來。作為康師傅的創始人--魏應州,在他的身上有怎樣的創業經驗呢?
一碗面起死回生
在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紅遍大江南北之前,恐怕魏應州自己也沒想到,他的食品王國是從一碗方便面開始構筑的。
20世紀80年代末期,由于在臺灣島內的發展磕磕絆絆,魏應州四兄弟帶著1.5億新臺幣到大陸試水。從1989年到1991年的3年時間,魏家在北京、濟南等地開辦了4家合資企業,先后嘗試過“頂好清香油”、“康萊蛋酥卷”等產品。盡管產品質量出色,但當時大陸市場消費購買力不足,1.5億新臺幣的本金隨之虧損過半。
此時,康師傅食品王國的開國功臣——方便面,以一個非常偶然的姿態從天而降。1991年,魏應州的四弟魏應行在火車上泡吃從臺灣帶來的方便面,香味引來眾人不時詢問:“哪里能買到這種方便面?”“大陸這么大,坐火車的人那么多,方便面的市場該有多大!”經過市場調查后,1992年8月,康師傅投資800萬美元在天津開發區成立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很快“康師傅”第一碗紅燒牛肉面誕生。適合國人的口味加上1.98元一包的價格,使得“康師傅”幾乎一問世便成了國人心中方便面的代名詞。1994年開始,“康師傅”相繼在廣州、杭州、武漢等地設立生產基地,并在全國形成了一個區域化的產銷格局。
悄然擴大的王國
不知不覺中,康師傅不再是用一碗紅燒牛肉面可以概括了,而是悄然升級為集團公司。自1992年“康師傅”進軍方便食品以來,1995年開始在天津開發區生產糕餅,1996年又開始在杭州生產飲料。 1997年,在上海成立樂購超市,現在仍持有10%的股權;1998年,購并在臺灣有50年歷史的第二大食品集團味全,正式進軍乳業;2004年,又與日本朝日啤酒株式會社及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結成戰略聯盟。魏應州對媒體表示,除了計劃今年底動土興建上海集團總部外,還有可能在臺灣興建總部大樓,初步規劃投資創業金額為1億美元。
盡管如今的“康師傅”早已名播四海,譽滿天下,可今年剛過“知天命之年”的魏應州,卻一直恪守著他為人低調、不事張揚的行事風格,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他對外謙遜,對內嚴格。據他身邊的人介紹,他學習能力強,觀察敏銳,做什么事情都很投入,連打高爾夫球也不例外。平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開會,是個十足的“工作狂”。也許正是這樣的個性,才造就了他駕馭下的“康師傅”在市場的激流險灘中一路駛來,由一葉扁舟變身為一艘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