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意識培養
來源:知識產權交流管理平臺 發布時間:2015-12-26 06:38:00 瀏覽:2392
近年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斷提高,保護范圍不斷擴大,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一種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競爭的戰略資源,成為跨國公司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外貿易摩擦中,將近80%的爭端來源于知識產權引發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因此有人形容說,知識產權領域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里,企業的生死存亡,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在實時上演。跨國公司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揮舞著手中的知識產權大棒,對我國產品進行堵截、圍剿,對我國相關企業進行貿易制裁,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進行。
無論是跨國知識產權侵權糾紛、還是國內企業間的知識產權糾紛的數量和涉案金額都急劇上升,但是,我們的企業、行業以及地方政府卻還沒有做好應對準備,不敢迎戰,面對跨國公司埋設的“專利地雷陣”和“知識產權壁壘”,不知如何突圍。關鍵問題在于知識產權意識和知識產權基礎人才的嚴重缺失,其實說到底綜合國力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人才是基礎,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人才是保障。
我國在2008年6月由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明確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知識產權基礎人才的培養,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得以實現的前提和基礎。
在知識產權人才戰略中,第一,要充分認識我國知識產權人才的現狀。我國知識權專業人才數量少,合格率低,基礎人才十分匱乏。第二,要加強知識產權文化氛圍的建設,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在全社會培育一種知識產權文化。第三,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使用機制,創造良好環境,吸引優秀人才,使知識產權能人盡其職,在各自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總之,知識產權人才戰略是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人才強國戰略要求的應有之義。其最終目標是我國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知識產權基礎人才,滿足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提高我國在日益復雜國際環境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
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