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企合作親似一家 政商交往清透如水企業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27 01:48:00 瀏覽:3483
原標題:政企合作親似一家 政商交往清透如水

高明區25日召開的“構建新型政商關系 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會場。
4月25日,佛山市高明區召開“構建新型政商關系 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大會,吸引300家重點企業及商會協會參加,這是該區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政企互動會議。會上匯集推出了“1+1+6”惠企政策禮包,其中,第一個“1”簡稱“服務企業十五條”,第二個“1”簡稱“扶持企業發展政策三十條”,“6”是高明對六方面現行惠企政策的全面梳理匯總。
此次大會距省委、省政府22日批準同意《省紀委省監察廳關于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若干意見(試行)》印發實施僅3天,體現了高明大力落實上級部署,傳遞出政企共謀發展、推動創新的決心和信心。
“高明提升企業服務不會止步不前,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努力不會停歇。”高明區委書記譚偉平說,高明在強化企業服務的過程中,將準確定位和處理好政企之間的“五種關系”,努力做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踐行者、先行者。
在人財物上向企業服務傾斜
參加此次大會的企業涵蓋了諸多領域。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113家,上市意向企業22家,旅游文化企業31家,規模以上企業124家,商會及協會10家。
在落實佛山市扶持民營企業“四十條”的基礎上,高明通過對企業前期反映問題進行綜合匯總、分析梳理,制定了高明區企業服務“1+1+6”配套政策,并在會上印發。
“這是我們經過精心醞釀送給企業家的一份政策禮包。”高明區區長黃棋泰介紹說,“服務企業十五條”具有明顯的高明特色,當中的每一條措施,都旨在解決當前政府服務企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扶持企業發展政策三十條”重在解決企業在融資、創新、開拓市場、人才引育、成本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讓企業更好地輕裝上陣、轉型升級。
為逐項兌現政府向企業作出的服務承諾,高明區委區政府將在人、財、物上向企業服務傾斜。如高明區編委辦將在人員與機構配置上對企業服務統籌協調部門予以傾斜;高明還將統籌設立30億元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以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實體經濟領域。
同時,高明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將把“1+1+6”配套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作為重點督查督辦任務,進行全面協調跟進并作定期通報,對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為官不為”的提交區委組織部處理,嚴重的則進行問責。
“高明將以企業滿不滿意作為衡量政府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全力打造一支為企業服務的務實、高效、熱情、有禮、創新的干部隊伍。”譚偉平說。
準確定位和處理好政企“五種關系”
在從人、財、物三大要素強化企業服務的同時,此次會議也提出建立健全服務企業的特色機制,倡導精細服務、精準服務、精心服務。
針對企業反映問題和困難在相關部門層面未能快速反應、迅速處理,導致問題堆積的狀況,高明“服務企業十五條”的前三條均直指暢通政企溝通聯系渠道,倡導精細服務。其中,高明將組建企業服務快速響應中心,收集匯總、綜合協調、跟進落實企業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需要政府幫助解決的困難和問題;設立“一線一平臺一卡”企業服務機制,對一般性的問題,及時交辦給鎮街、部門解決;成立由區長為組長、各涉企職能部門為成員的企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對跨部門或者涉及面廣的問題,不定期通過聯席會議予以解決。
根據企業反映問題的不同種類和輕重緩急,高明將力求做到精準服務。為此,高明將進一步深化區領導掛鉤重點項目機制,創新推進“一企一檔、一事一議”跟蹤服務,務實推行“一線工作法”,一方面既重視集中解決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另一方面也重視解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反映的個性問題。
針對企業普遍關注的土地、環保、規劃、辦證等歷史遺留問題,高明政府部門將秉持不回避、不推卸責任的態度,繼續創造條件,盡力在自身能力范圍內以及法律法規的空間下協調解決。
譚偉平介紹,建立并完善服務企業的一系列特色機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麻煩留給政府、把便利帶給企業,最大限度地免除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他同時表示,高明在強化企業服務的過程中,將緊跟中央和省市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上的決策部署,準確定位和處理好政企之間的“五種關系”,包括血溶于水關系、問題導向關系、攜手共進關系、交往有道關系、坦蕩清白關系,努力做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踐行者、先行者。
為此,高明參照省、市相關指導性文件,制定相關細則,為政商交往提供明確指引,讓領導干部明晰為與不為的界限,坦蕩真誠與企業家交朋友,全心全意地為企業發展服務。
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五個不放松”
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是此次大會的另一主題。“只有企業發展好了,穩增長才會有保障;只有不斷創新,一個地區發展才有希望。”在黃棋泰看來,強化企業服務、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是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抓手和保障,而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是強化企業服務的目標指向。
據了解,在全區廣大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高明創新驅動在“十二五”期間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2015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863件,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86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均超過省內12個地級市,成功創建為2015年全國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目前高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達到36家,比2011年增加了2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分別達到20%、80%,遠高于佛山平均水平;2015年高明區具備科學素質的市民比例達到了9.4%,而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為6.91%,高明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高明將圍繞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這一目標,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五個不放松”,致力推動全區創新驅動取得新的進展。其一是堅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不放松,通過對重點企業進行貼身服務、補強申報薄弱環節,高明年內將爭取新增相關企業6家,存量達到42家;其二是堅持建設創新平臺不放松,力爭2017年建成首個國家級孵化器,為企業實現創新驅動提供更好的載體支撐;其三是堅持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不放松,積極培育“互聯網+”示范企業,大力實施“中小微企業電子商務雙推試點”工程,加快建設電商人才孵化基地以及創新創業基地,強化“互聯網+”的載體建設;其四是堅持實施知識產權強區戰略不放松,鼓勵中介機構深入挖掘培育企業專利潛力,整體提升全區企業的自主核心競爭力;其五是堅持強化人才支撐不放松,引導企業與佛科院、省職業技術學院等大專院校建立不同層次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鼓勵企業充分發揮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培育人才作用,做到“用事業留才”。
文/圖:葉能軍 譚健才 龍小威
數讀高明創新家底
目前高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6家,比2011年增加20家。
2015年,高明32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工業產值344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12.9%,高企對高明區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日益顯現。
2015年,高明32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貢獻稅收16.7億元,占全區總納稅額的22.8%。
2015年,高明發明專利申請量達863件,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86件,全區百萬人口發明專利授權量名列佛山第一,百萬人口發明專利申請量在佛山排名第二。
2015年高明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均超過12個省內地級市。
2015年,高明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全國同時被列為試點的縣區級城市只有36個
高明繼2011年榮獲全國科普示范區稱號后,2015年再度蟬聯這一稱號。目前全區共建成2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科普示范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