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上的“45大類”,學問深著呢
來源:尚標采編 發布時間:2016-07-26 03:16:00 瀏覽:2331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包括各行各業的45大類中,啤酒和白酒是否屬于同一類別?按照我們的常識及習慣性認知,它們當然應屬于同類。然而,實際則不然,啤酒屬于32類,白酒屬于33類,分屬兩個不同類別。由此可見,如果弄不清楚跟商標注冊有關的分類,很容易出現“漏注”等情況。或許現在的一個微小疏忽,就可能為將來埋下巨大隱患。
說起行業,我們籠統地將其分為“三百六十行”,而商標注冊則按照“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將各行各業分為45個大類別,這是國際統一分類,其中產品項目為1~34類,服務商品項目為35~45類。
通常情況下,商標注冊是一件商標申請保護一個類別,即所謂的“一標一類”。可是,很多商品不是“一標一類”就能實現全面保護的。申請人經常會出現“漏注”,而這種情況下,一旦將來其品牌做大做強,但在其他相關類別的商標又被別人申請注冊了,那么,申請人很可能會面臨“商標上的麻煩”。
為避免出現此類麻煩,在商標申請時,必須認真推敲,在確定想要申請注冊的商標所涉及的主要商品和服務類別同時,還要考慮相關聯的商品和服務類別。這種“相關聯”應該包括“正關聯”和“反關聯”。舉例來說,一個服裝企業想要申請注冊有關商標,按照分類,服裝屬于25類,但在申請注冊時,還應該考慮18類(裘皮服裝)、35類(銷售店)等類別,盡量將這些相關類別一并申請注冊,這就是“正關聯”;再比如,申請人申請注冊的商標主要用于人用食品上,但卻要考慮該商標有可能被別人用在獸用飼料等容易引發“負面聯想”的類別中,所以,在申請注冊時,應該將獸用飼料等類別也注冊了,做到提前防御,這就是“反關聯”。
綜上所述,我們在申請商標注冊時,要全面深入地了解45大類的分類情況,充分做好商標保護的“防御”,避免將來自己的品牌名滿天下時,被別人以各種形式“傍名牌”。到那時,再想“亡羊補牢,恐怕就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了,而且,還未必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