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臺發起商標維權大戰茅臺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19 07:06:00 瀏覽:4627
近期茅臺因商標問題將與“同鎮兄弟”貴州榮和燒坊酒業有限公司打官司,而茅臺在去年6月到今年10月期間還陸續起訴了溫州10家小商戶,業界稱茅臺因業績發展壓力大而四處爭原材料;近日茅臺公布第三季度財報,雖業績超預期,但是預收賬款數額與去年同比大幅下降,被指銷售商對其信心下降……茅臺陷入新一輪的輿論漩渦。
近期頻打知識產權官司
茅臺注冊“國酒”的爭議還未消退,茅臺酒廠圍繞“茅臺”商標上訴的動作頻頻。近日,茅臺將與茅臺鎮另外一家酒企貴州榮和燒坊酒業有限公司對簿公堂,要求榮和燒坊賠償20萬元,理由是榮和燒坊產品包裝上的商標“GUIZHOUMAOTAITOWN”中的“MAOTAI”侵犯了其商標專用權。此前,茅臺已經將茅臺鎮10余家酒廠告上法庭,理由同樣是這些酒廠侵害了茅臺酒的知識產權。此外,據了解,茅臺在去年6月到今年10月期間,將溫州十家商戶告上法庭,茅臺公司認為此10家商戶沒有經過茅臺公司的許可,擅自使用茅臺公司的“貴州茅臺”文字商標等作為店面門頭裝潢,侵害了茅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要求每家商戶賠償損失費合計160萬元。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營銷委員會主任李唐表示,茅臺此舉是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以上動作是茅臺加強渠道控制力度完成業績的手段之一,背后或因業績壓力。茅臺“十二五”規劃目標要從原來的260億元上調至400億元,產能目標為4萬噸,業績目標逼迫其戰略轉型,形成品牌壟斷、控制茅臺鎮的資源便是其手段之一。手段之二則是減少供給。
此外,也有專家認為,隨著企業的發展,整個茅臺鎮資源有限,茅臺和茅臺鎮上的其他酒企在原材料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加劇。據了解,目前茅臺鎮至少有500余家酒廠,這一數據尚不包括家庭作坊,而茅臺鎮所在的仁懷市酒廠則多達上千家。
預收賬款連續3季下降
近日,茅臺公布了第三季度報,季度報顯示,1~9月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199.31億元,同比增長46.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20億元,同比增長58.62%,超市場預期。但季度報也同時披露,茅臺的預收賬款從年初的70億元下降到37億元,今年三季度末為37.4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5%,相對于今年半年報數據,環比下降7%,而公司去年三季度末預收賬款額則是環比上升38%。據了解,這已是貴州茅臺預收賬款連續3個季度下降,在過去五年里,這一情況是首次出現。
茅臺方面解釋稱,預收賬款下降主因是經銷商預付的貨款減少。據了解,采取預付款方式在名牌酒交易中是常見的交易方式。李唐分析,預付款減少除了是受經濟大環境、國家限三公政策、對酒價嚴控、茅臺直營店的設立等因素影響外,還和茅臺酒產量供不應求有極大關系,經銷商付款后卻遲遲拿不到貨,信心受挫,此外,進口葡萄酒對高端白酒市場的沖擊也在加強。白酒專家鐵犁此前曾表示,茅臺預收賬款減少,反映出目前經銷商手上囤積了不少貨,可能一時之間沒有太多的流動資金,這反映出貴州茅臺將大量預收賬款結算為營業收入后,經銷商信心不足,放慢了對茅臺的打款步伐,率先傳導出市場的悲觀信號。
相關報道
茅臺發力中檔產品被指“有點晚”
近期茅臺在公布第三季業績的同時,還公告擬投資63.06億元擴大產能,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今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在資源能力允許的條件下,將迅速擴大中檔和中高檔醬香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據了解,目前貴州茅臺旗下擁有茅臺酒、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等醬香酒品牌。相比于茅臺酒,若按照價格、品質來劃分,茅臺王子酒、迎賓酒實則屬于中低端產品。但有行業分析師認為,茅臺的優勢在于維護其高檔酒的定位,如果茅臺在生產系列酒的同時,經營策略不到位的話,容易降低茅臺高端品牌的定位。白酒專家鐵犁也指出,中端產品缺位是茅臺早應解決的問題,相較其他名企,茅臺現在才推,有點晚。
文章標簽: 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