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市場誠信 提振消費自主品牌信心
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16-06-22 02:01:00 瀏覽:1671
專家建議,大力推進自主品牌企業的誠信體系建設
"品牌的形成需要供需雙方的提升,即供給者要履行對交付的產品和服務的一貫性承諾;消費者基于經驗能夠對所消費的產品和服務予以長期信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產業研究室博士王雪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眾所周知,品牌是經濟活動中商業模式的重心,是由重產品數量向重產品質量和服務增值營銷轉移階段的產物。
王雪峰表示,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已經由物質短缺過渡到品類豐富,經濟增速放緩的結構升級和調整的階段。與此同時,鑒于供需決定機理、調整機制以及政策和環境的差異,多年來我國供需錯位發展,供需矛盾不斷積累。
為解決制約品牌發展和供需結構升級的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指出,要進一步優化政策法規環境。切實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切實增強品牌意識,改善供給,適應需求,做大做強品牌。凝聚社會共識,積極支持自主品牌發展,助力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
王雪峰表示,要推動市場供需結構升級,需要改善市場環境,培育自主品牌。在一個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假冒偽劣橫行,侵權不斷,消費者安全權益保證不足的市場環境里,供需兩側互不信任,很難通過良性競爭產生自主品牌。因而,改善市場環境是培育自主品牌,激發內部需求的基礎和條件。
"同時,要強化市場誠信,提振消費自主品牌的信心。誠信是市場的靈魂,缺乏誠信的市場必然很難繁榮。在開放的市場條件下,自主品牌如果誠信度不高或低于來自境外的市場主體,消費者極有可能拋棄自主品牌。因而,要打造并發揮自有品牌對供需結構升級的引領作用,必須大力推進自主品牌企業的誠信體系建設,通過誠信獲得境內消費者的認可,強化自主品牌的消費,進而實現供需結構的同步升級和調整,推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王雪峰告訴記者。
文章標簽: 自主品牌